創業板指數基金中強的意思就是A C是產品級別的區別。
不知不覺創業板已經運行了10年了,終于在8月24日的時候進行了創業板誕生之后的最大的一次改革,那就是注冊制,伴隨著注冊制的執行,第一批注冊制企業也上市了。首批上市的企業共有18家,平均市盈率為39.3。
那么問題來了,隨著注冊制第一批企業的誕生,創業板的交易規則也開始發生了改變,第一個就是新股上市后的5個交易日,是沒有漲跌幅的,5個交易日之后漲跌幅的限制也是變成了20%和之前的10%相比整整提高了10%,新股沒有漲跌幅限制,因此就加入了臨時停牌機制,來保證市場應對突發狀況。
還有一個要關注的點就是無限跌幅的前提下,第二個交易日相較于前一日上漲下跌超過30%以及60%的都要停牌10分鐘,股票名稱上來看,注冊制創業板股票的名字會出現N,C,U,等標志。 N是股票第一天上市,C是上市第二天到第五天,U是該股沒有盈利。
此外,這次改革還引入了盤后定價交易方式,增加了連續競價期間“價格籠子”,設置單筆最高申報數量上限等等。
還有一個就是在注冊制的加持下,新股審批速度也開始加快了,新股發行的效率也開始提高了,以前股票上市都是以核準制為主,注冊制和以前的制度比起來,在各方面都有了許多變化,尤其是發行,交易,退市等制度。
關于注冊制股票上市,相關專家也表示:新股上市頭5個交易日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這會使得新股的上市的價格會一步到位,在第一個交易日可能就會形成一個相對均衡的價格。如果網下定價偏高,新股上市首日就可能出現破發,打新的投資者就有可能被套住。因此注冊制之下,創業板的打新和炒新將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行為,不再是穩賺不賠。
名稱前面加G是代表該公司已經完成股改,用來區分未股改的公司,等到全部上市公司都完成股改,會全部去掉G。
中小板(002開頭)和新股均不用加G,因為它們已經全部完成股改。
名稱后面有字母的不是股票,是權證,字母規律如下:
第一第二個字母----發行人的簡稱。
比如:
五糧液的發行人是“宜賓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取“宜,國”的拼音YG
雅戈爾的發行人是“寧波青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取“青,春”的拼音QC
JT是集團的簡稱。
第三個字母的規律:
深市認購--C 深市認沽--P
滬市認購--B 滬市認沽--P
第四個數字是代表該權證的第一個發行人,如果有第二個發行人發行同個股票的權證,數字就是2,依此類推。
C股”是非流通股,只是轉讓,并不是上市交易。至少要買總股數的1%,小股民是買不起的。另外持股時間也有限制,不能隨時交易。
可以收回啊,如果達到你的預期收益就收回來,落袋為安
A和C類份額區別只在于申購費和贖回費兩項,持有時間長按年計算就是A類的費率合適,否則不滿一年就是C類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