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高風險投資,想長久賺錢需要具備豐富的相關知識和極高甚至是苛刻的心理素質。如果真的要炒股必須先進行半年以上的模擬訓練,才可以拿小錢練手,至于借錢炒股,那是萬萬不可以的,虧光本金會變得很容易。
港股最大的優勢是,同一家公司的相同股份,港股要便宜很多。
通常情況下,一家同時在大陸和香港上市的公司,其港股(H股)往往會比A股便宜很多。
舉個例子,如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A股和H股每一股都代表公司很微小的一部分,且是完全相同的一部分,但價格卻相差69.59%。
也就是說,同樣是獲得公司1/770000的所有權,你可以選擇在A股市場花55.02萬元購買,或者在H股市場花19.86萬港元(折合16.75萬元)獲得。
如果是作為真正投資公司的股票投資者,在港股市場買入才是合理的行為。
中芯國際的例子很生動,但并不完全。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一下,認識會更加深刻一些。
這里拿中信銀行舉例子。
中信銀行A股5.11元,H股折合2.76元,也就是H股差不多只有54%。簡直是正兒八經地半價拋售。
歷數上述優勢,同股同權不同價,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動輒打5-7折,股息率隨隨便便都翻倍,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事兒。
不過,在有優勢的另一面,港股的劣勢同樣顯而易見。
首先是匯率上的弊端。
港股以港B計價,而港B同美元掛鉤。美元貶值,港B也會折價。
即便港股便宜50%,如果極端情況下每年都因匯率因素跌價10%,這誰扛得住。
其次是股息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多。
港股分紅的股息會被收稅,稅率20%。名義上8%的股息率,實際到手只有6.4%。
如果持有A股股息率是4%的話,那么持有H股的實際股息率是6.4%,差價只有2.4%。在匯率風險面前,很多人都會犯踟躕。更何況,持有港股的風險,并不止于匯率波動。
最后是市場的區別。
如果一個人付出自己的勞動,在不同的國家都可以掙3000元/月。
那么在美國是3000美元,在中國是3000元人民B。從實質上來講,在美國工作,在中國生活,應該是最完美的安排。然而很遺憾,中間有個太平洋,空間上的距離能把一切溢價抹殺。
空間的壁壘所帶來的時間和交通成本一目了然,但有時候近在咫尺的市場壁壘卻不太容易看清。
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只隔了一條深圳河,空間距離并不大,但兩個市場間同樣有著壁壘。
同樣的東西,在兩個市場間極大的溢價差,看似不正常,實則很合理。
港股市場面向全球,是一個展示的窗口,更是一個開放的口岸。
A股市場則更貼近于實際的消費場景,很多上市公司的商品或者鋪面與咱們的日常生活都緊密相連。單就市場而言,公司的上市和退市也會更加流暢,乃至以后大概率會像菜市場一樣隨意。
櫥窗的東西,更多用于展示,售賣時自然更易打折。同時,流通方面也會受到更大的制約。這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是,你買的時候是低價入手,賣的時候同樣是低價拋售,這是對外市場的天然缺陷。用一個專業的詞匯來總結,就是流動性缺陷。
當然,這些說法僅僅針對市場特性,并不止說港股就不適合投資。
我想,我是會買港股的,但更多可能會因為稀缺,而不是單單著眼于便宜,畢竟,便宜從來都有便宜的道理。
可以開戶開通港股通。
港股通也就是指投資者委托內地的證券公司,經由上交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香港聯合jys進行申報,也就是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之內的香港聯合jys上市的股票。
港股通的開通參考條件是:
1、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在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不低于50萬元
2、具備港股通股票交易的基礎知識,通過測試
3、具備港股通的風險承受能力
4、需要開立對應市場的A股證券賬戶。
港股和A股的異同: 一、港股和A股同股同權,也就是說分送的權利是一樣的; 二、港股是用港元交易,A股使用人民B交易; 三、港股是t+0的交易規定,可以即買即賣,提取現金的時間為交易日之后第二個工作日(T+二);A股是t+一的交易規定,當天買的股票只有隔天才能賣出,提取現金的時間為賣出股票之后第二個日; 四、港股沒有漲跌幅限制,A股具有漲跌幅的限制; 5、港股有最低股價的回購制度,即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跌到一定程度時,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有義務回收投資者持有的公司股票,而A股就沒有這個強制規定; 陸、新股認購港股是每只新股可提供最多9倍的融資。即一萬本金,可放大至一0萬資金;認購期間的融資利息,按當期市場利率為準,通常以占用天數計算,如年率5%/三陸5*占用天數(通常為漆天或9天) ,A股則是不計認購期間的融資利息的; 漆、港股在香港上市,屬于比較規范的證券市場而且是開放的國際化的投資環境,但A股在大陸上市,基本屬于政策性的證券市場相對是封閉的。 吧、如果站在同一起點,當然是投資港股要好很多,但由于大陸政策方面的原因,目前國內公民要投資港股不是很方便的,還有待于法律的規范才
大陸居民購買港股有三種渠道:
一、開通A股賬戶的港股通權限(當下公認最便捷的直接投資港股方式還是通過港股通,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它也成為繼2007年推出港股直通車后又一個溝通A股和H股的投資通道);
二、開通港股賬戶;
三、通過購買基金曲線投資港股
那么我們怎么開通A股賬戶的港股通權限呢?
港股通開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個人投資者開戶,還有一種是機構投資者開戶。
第1種:個人投資者
(1)持有指定在東莞證券的滬A賬戶;
(2)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資產合計不低于人民B50萬元(不包括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資金和證券);
(3)具備港股通股票交易基礎知識,通過東莞證券組織的港股通基礎知識測試。
第2種:機構投資者
機構客戶無資產和知識測試的要求,只需持有指定在東莞證券的滬A賬戶。
開通港股賬戶
如果要直接投資港股的話,投資者要攜帶資料親赴香港找在港券商開通香港證券賬戶,按照現行制度,直投港股的交易成本中包括券商傭金(通常為0.25%,且有100港元最低收費)、jys費用(0.012%)、政府費用(0.1%)等,而且多數的港股實時行情也是收費項目,散戶們需要付出較高的金錢成本與時間成本。
通過購買基金曲線投資港股不直接購買港股,而是去購買跟蹤港股以及港股指數的基金同樣可以參與到港股的投資盛宴中來,而在港股火熱的同時,這些基金也出現了大漲。目前以港股為投資標的的基金就是常說的港股QDII,主要包括ETF基金和分級基金兩種,以港股為投資標的QDII有很多,例如銀華H股、易方達亞洲精選、嘉實恒生H、嘉實恒指ETF、南方恒指ETF等。這些投資港股的基金主要投資標的是港股和港股指數,例如南方恒生ETF主要投資標的就是以跟蹤香港藍籌股為代表的恒生指數。怎樣購買這些基金呢?購買基金和購買股票其實是差不多的,如果有股票賬戶,通過股票賬戶就可以直接購買基金,而且不需要交印花稅。
滿足下列條件的個人客戶,可以通過網上交易客戶端自助開通港股通交易權限:
1 資產賬戶狀態正常,且已開通網上交易委托權限;
2 已簽署經紀電子簽名約定書,賬戶中具有“電子簽名”權限;
3 普通資產賬戶資產滿50萬及以上;
4 資產賬戶已下掛有上海A股證券賬戶且已指定;
5 已參與過風險承受能力測評且在有效期內。
港股交易費用
1、傭金:交易雙方均須分別繳付傭金給受托證券公司(或銀行)。傭金水平由投資者與證券公司商定,但香港jys設有經紀傭金的最低數額,每次成交證券公司所收取的傭金應不少于成交金額0.25%,每筆交易的最低收費50港元-150港元不等,視每個證券公司具體規定而定。
2、jys費用:香港jys交易費用單邊收費率是交易金額的0.005%,證監會所攤占的交易征費份額為0.005%。財政司司長于2001年3月宣布,交易征費增加0.002%,此部分的交易征費會撥入新的賠償基金,直至基金增至10億港元。
香港jys向jys參與者收取交易系統使用費,每宗交易買賣雙方須繳費0.50元。至于jys參與者會否向客戶收取這項費用,由jys參與者與客戶商定。
3、政府費用:2001年3月,每筆股份交易雙方都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稅率由交易金額的0.1125%減至0.1%。
4、轉手過戶費用
(1)轉手紙印花稅:不論成交股份數目多少,每張新轉手紙均須繳納轉手紙印花稅5港元給政府,由注冊股東(即第一手賣方)負責繳付。
(2)過戶費用:不論成交股份數目多少,上市公司都收取新發股票的過戶費用,每張股票收費2.5港元,由買方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