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股票的倉位從60%上升至80%,就是在原有60%倉位的基礎上再增加20%,達到80%。
為了便于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例如,
滿倉
(把全部
可用資金
都買了股票,倉位100%)是1000股,60%倉位就是600股,80%倉位就是800股。倉位從60%上升至80%就是在原有600股的基礎上再買進200股,這時倉位就從60%上升至了80%。(而剩余的可用資只能夠再買200股。即,只剩下20%的資金)。
1.按規定,倉位上限是95%,下限是60%。
2.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股票基金平均倉位最低的時候是大盤的最低點,最高的時候是大盤的最高點。
3.需要注意的是,基金只在季報中披露倉位,3個月才公布1次,而且還有滯后。是否參照就自己考慮了。
滿意請采納。
基金倉位的意思是基金投入股市的資金占基金所能運用的資產的比例。投入股市的資金如何計算,是股票成本或是股票市值?基金所能運用的資產是凈資產還是現金?這兩個指標的不同理解,將構造出不同的倉位數值。
不管是什么股票型基金,總資金持股票都不能低于規定的百分比,例如百分之八十。如果股票市場持續下跌到某種程度,例如下跌百分之三十,可以減倉至百分之六十,具體是不是百分之六十得看基金公司的合同書。這些都是證監會規定的。不然股票市場暴跌時,所有的基金公司再全部大減倉,只會下跌更厲害,影響到整個股票市場。
按照基金管理的規定,開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倉位上限為95%,下限是80%。
根據基金分類的定義:(證券法規定)
1、股票型基金:60%或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股票的基金;
2、zj型基金:80%或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zj的基金;
3、貨B型基金:基金資產單純投向金融貨B工具的基金;
4、混合型基金:基金資產投向股票、zj,但投資比例不符合第1條、第2條規定要求的基金。
從定義可看出,股票型基金的“股票倉位”最低不能低于60%,如遇到單邊下跌行情,股票型基金減倉也只能減到持倉60%,跟著市場下跌而受損。這是對公募基金的規定。2008年就上演了股票型基金最低持倉60%而大大受損的實例。
私募基金不受此限,許多私募基金2008年甚至持倉比例為零(歇著暫時不作了),私募的操作靈活性,也是往往私募業績強于公募的重要原因。
樓主這是百度百科的解釋:基金倉位的意思是基金投入股市的資金占基金所能運用的資產的比例。投入股市的資金如何計算,是股票成本或是股票市值?;鹚苓\用的資產是凈資產還是現金?這兩個指標的不同理解,將構造出不同的倉位數值。
混合型基金是指基金可以投資zj和股票,根據投資的比例不同又可分為偏股型(股票比例占60%以上)、偏債型(zj比例占60%以上),股窄平衡型(比例大約各自50%)以及靈活型(設定一個大概的范圍,由基金經理自由選擇,比如規定股票的投資比例可以在30%--90%)
隨意了,你覺得大盤漲,就把基金轉到股票基金上,你覺得掉,就轉到zj基金